核心提示:针对近期多名企业主“跑路”事件,9月29日温州市政府网站发布《意见》,官方首次表态,“对出走的企业主,要敦促其尽快返回,组织处置;对继续回避的,公安、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强势介入,严查快办……必要时控制相关人员出境。”

温州两手面对跑路潮:查办不归老板 禁止银行抽资断链

一直被冠以民间资本“晴雨表”的温州,正经历着一场罕见的民间金融风暴。9月20日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的离境出走似乎是一个标志。胡出走第二天,温州9家企业主“跑路”。

老板失踪、公司关门、员工讨薪 频频发生的民营企业老板“跑路”事件,再次将温州推向了“风口浪尖”。

温州政府出手维稳,急救高利贷危局。

9月25日,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主持召开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民间借贷风险座谈会;26日,温州市政府就贯彻市委专题会议精神提出具体措施;27日,温州市政府网站发布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院《关于严厉打击暴力讨债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维护企业正常生产和金融秩序稳定的通告》;28日,作为系统性的应对方案,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

29日,温州召开“关于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闻发布会,温州市经信委、市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温州市银监分局等,详细披露了民间借贷的“投融资路线图”。

政府出手维稳

温州政府维稳 要求银行不抽资不压贷应对跑路潮

银行和民间借贷同时催债,令温州中小民企资金链纷纷断裂;温州老板“跑路潮”愈演愈烈,当地政府急派工作组进驻银行,要求“不抽资、不压贷”,试图为企业争取喘息时间。

到底有多少老板在这轮“跑路潮”中消失?《第一财经(微博)日报》从温州市金融办获悉,截至27日,已经有26家企业的企业主“跑路”,涉及金额正在调查之中。

仅9月22日一天就有9家企业主“跑路”,加剧趋势明显,引起了经济社会管理者的高度警觉。

“中小企业倒闭企业主 跑路 出现较为集中现象。”当地政府的一份工作文件注意到,“企业关停倒闭由规模较小企业向大企业蔓延,眼镜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胡福林 跑路 ,影响巨大并带来了连锁反应。”

昨日下午,温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分析了当前企业、金融、民间借贷等方面的问题,并通报了经济金融“维稳”和民间金融规范措施。

温州政府急救高利贷危局 必要时控制相关人员出境

9月28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各家商业银行也纷纷开始与企业对接,保证温州企业资金链不断裂。下一步,温州将组织25支工作组,每组由一位副县处级干部带队,进驻温州25家市级银行业机构,协助银行业做好银企融资对接,确保银行业不抽资、不压贷。

在信贷资金保障方面,《意见》明确,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倾斜,确保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从现在起,银行业机构要按照企业信用等级不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实行利率优惠政策(此次银行支持企业是短期政策且贷款新旧有别,原来贷款不能享受现在优惠),贷款利率上浮最高不得超过30%;对已出现危机的企业,也要尽可能给予资金帮扶,支持重组。

“跑路”老板不归 温州严查快办

针对部分企业资金链持续绷紧,不断出现老板“跑路”的现象,温州出台系统性的应对方案。昨天,该市政府网站发布《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要求开展企业资金链风险排查,“最大限度消减不稳定因素”。

《意见》中,官方首次表态,“对出走的企业主,要敦促其尽快返回,组织处置;对继续回避的,公安、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强势介入,严查快办;对恶意欠薪,搞"假倒闭"、"假出走"、"假破产"的,要从严从重处理。企业主管部门、银行业机构、公安机关要相互配合,必要时控制相关人员出境。”

《意见》提出了9条具体举措,主要涉及企业帮扶、确保社会系统性风险可控及建立机制等四方面。

根据《意见》,各银行业机构确保实现年初确定的新增贷款1000亿的目标,确保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贷款的平均增速,对中小企业不抽贷、不压贷。“从现在起,银行业机构要按照企业信用等级不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实行利率优惠政策,贷款利率上浮最高不得超过30%。同时,不得强制贷款企业购买理财产品,不得与企业存款挂钩,不得变相收取企业手续费。规范做大表外授信。”

《意见》同时鼓励银行业机构探索贷款担保、授信方式,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扩大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开展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试点,探索民间借贷服务中心试点。

为规范民间借贷,《意见》提出,“加强典当商行、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寄售行、旧物调剂行等的管理。近期暂缓各类融资性中介机构的审批设立。……各类经营费率、业务手续费等控制在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以内,防止出现非法金融活动。”

在温州官方多管齐下,应对部分企业资金链持续绷紧、有企业主出走的同时,同样以民资丰裕闻名的浙江义乌已开始未雨绸缪。29日,该市召开“金融支持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包括4大国有银行省分行在内的近10家省级金融机构与当地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称,此次会议一方面是希望省级金融机构为综改试点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是基于中小企业融资难再度抬头,寻求银行帮助。

跑路升级跳楼 温州急救高利贷危局

灰色金融拉响风险警报

温州老板集体跑路 民间借贷亮起红色警报

温州老板集体出逃事态愈演愈烈。据温州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人透露,仅22日一天,温州就有9个老板跑路。

“这些‘跑路’的老板几乎都参与了民间借贷,他们放弃了主业,要么办起担保公司专放高利贷;要么借高利贷去搞多元扩张,投资房地产。”博威资本董事总经理于向东告诉南都记者,民间资金链断裂的口子已被撕开,而民间资本流向主要集中在房产领域,一旦房产商也跟着跑路,问题就会接踵而来,最后甚至出现“中国式金融风暴”。

温州老板集体出逃

温州瓯海经济开发区北纬一路10号,一间欧式风格的办公室里,一份兴泰光学港股上市计划书还躺在胡福林的办公桌上。

戏谑的是,“9月20日,公司上下正忙于准备与香港合资方签约,董事长胡福林突然从外地打来电话,要求财务给员工发放工资,并称自己不会再回温州。”浙江信泰集团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员工称,当天就有上百名债主上门讨债。

就这样,胡福林这个“眼镜大王”的光鲜外衣褪去。9月24日,浙江瓯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信泰集团联合发布停业公告,并启动破产程序。

“从今年5月份开始,上门借钱给胡福林的人络绎不绝。据说,胡福林借的高利贷就有12亿元(目前确认的至少有1.3亿),光月息就达2000多万元,银行贷款8亿元,月息500多万元。”接近胡福林的知情人士透露,信泰采用互保模式进行贷款,“起码还有上百家企业受到牵连”。

实际上,信贷危机还只是当前民间借贷疯狂,资金链断裂引发企业主跑路的一个案例。有消息称,从2011年4月至今,温州共有29家企业的老板出逃。微博上晒出的《近期温州老板跑路清单》显示,江南皮革董事长黄鹤逃了;波特曼咖啡老板严勤为、天石电子老板叶建乐无法偿还高利贷,跑了;百乐家电女老板郑珠菊疑放贷炒楼亏损潜逃……据温州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人透露,仅22日一天,温州就有9个老板跑路。

“高利贷”大行其道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二季度调查,温州已有89%的家庭个人、59 .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规模高达1100亿元。而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的调查也显示,目前,温州3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有70%左右的主要资金源于民间借贷。

另有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含有“委托贷款”字样的上市公司公告近百例,比去年同期增长三成。而此前央行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显示,上半年委托贷款增加7028亿元,同比多增3829亿元,增长率近120%。

尽管有不少学者把民间信贷、地下钱庄等做法视为“银根紧缩倒逼市场优化资金配置”的结果,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该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

“而市场上,长期民间借贷利率的平均月息为30%~50%,个案甚至有180%的。”博威资本董事总经理于向东对南都记者说,民间资本流向主要集中在房产领域,而债务链条发生终端断裂的可能性在增大。

诱发中国式金融风险?

也许,胡福林等温州老板的危机还只是冰山一角。“在这个案例中,连环担保和相关影子银行业务使个别企业风险放大成局部系统性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微博)表示,“大部分业内人士都认为,‘影子银行’系统的存在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元凶之一,原因是由银行系统承担的房地产贷款被证券化之后,脱离了监管。”

“影子银行”一般是指那些有着部分银行功能却不受监管或少受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金融行为,比如信托、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民间借贷、委托贷款、地下钱庄等。

尽管中国房地产贷款尚未证券化,但是,“民间借贷的操作模式大抵一样:将自己的房子、仓库等不动产拿去做抵押,再将房产价格打个对折融资,借贷人再拿这些钱去放贷或投资。一旦呆、坏账产生,债权人可能就会将收押的房产贱卖,倒逼整个房产价格暴跌,并进一步掐断房地产商的资金链。而套在这个链条的另一端则是银行和政府债务,如果这样,最后就会出现中国式的金融风险,很可怕。”于向东告诉南都记者,大家都在等第四季度的房产整体表现,这将会是“拐点”征兆。

房产危机阴云密布

不过,危机的爆发时间可能会比想象的来得快。

在8月23日中报业绩发布会上,富力地产事长李思廉已表态:“价格方面,我们现在下调了10%,估计会慢慢跌,下半年的话,可能会再跌10%。”

而从已发布中期业绩预告的58家上市房企业绩看,有54%的企业亏损、预减、续亏或首亏,报忧数量较去年上升7%。

在这个时间段里,安徽宣城市“山城名居”楼盘因资金链断裂,开发商法人代表不知所终;天津“东北角艺术公寓”楼盘因开发商跑路烂尾;长沙“利璞金立方”楼盘因出现“暂时资金困难”而停工……“中小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案例在今年下半年将不断出现。”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谢逸枫预言。悲观情绪继续蔓延。ST珠江、莱茵置业等上市房企也纷纷宣布由于房地产业务经营不理想,将转战矿产行业。

凡此种种迹象暴露了“结构性钱荒”。于向东认为,继续收紧货币,会让企业资金更加紧张,“崩盘”的可能性增大;而银根放松又会推升通胀,影响老百姓生活水平,延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成为一个两难的局面。

温州逾七成企业“资金吃紧” 两成民间借贷炒楼

温州市经信委昨日还披露了对855家重点企业的监测结果。被监测企业中,认为当前资金面“很紧”、“偏紧”的占76.7%,比上半年提高28个百分点;监测企业平均资金缺口为16%。从企业资金需求看(多选),流动资金需求占81.5%,资本市场投资占12.5%。

随着资金紧张加剧,资金的运营风险也明显增加,企业货款拖欠明显上升。855家企业的平均应收账款账龄在6个月左右,比往年多出1.3个月,有11.7%的企业应收账款账龄超过1年。

据问卷调查,应收账款增多的企业中(多选),只有28.2%是生产经营规模扩大等正常原因,有46.1%是竞争压力加大,无奈赊销;58.6%是客户资金周转困难,拖欠货款造成。

温州高利贷屡现崩盘 灰色金融酝酿中国式危机

据了解,目前温州当地民间借贷月息一般在3分左右,有的甚至为5分至1毛,而“5分利”相当于资金的年回报率是60%。

然而,温州小企业高利贷崩盘只是全国民间借贷市场这一金融灰色地带危机的一个缩影,就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借贷风险高危区除了浙江省之外,还有江苏、福建、河南以及内蒙古等省区。有专家认为,若无严格监管,恐酿成中国式信贷危机。

温州公布应对民间借贷风险系列措施

核心提示:温州市委市政府9月29日发布《关于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庆长假之后,有关部门将组织工作组,落实《意见》内容,协助银行和企业做好融资对接,要求银行不抽资、不压贷;协助银行了解贷款企业情况,防止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

浙江在线09月30日讯 昨天下午,温州一辆63路公交车上,诸多乘客抬着头,盯着公交电视上的字幕,一页页看过。

对于很多温州人来说,屏幕上播放的内容,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温州市委市政府刚刚发布的《关于稳定规范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

在经历一段时间发酵后,温州民间借贷风险似有蔓延之势。4天前,当地政府开始强势介入,多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措施,试图打出“组合拳”应对。

昨天下午2点,温州有关部门特意召开了“规范民间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新闻发布会,温州金融办、经信委和银监分局等6个部门的负责人,解读了应对“新政”。

最新资料显示:1100亿资金参与民间借贷

发布会上,有关部门公布了诸多最新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温州当下的金融状况。

公开资料称,温州民间资本超过6000亿元,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其中参与民间借贷的资本约1100亿元,占全市银行贷款的20%左右。

从民间借贷资金用途来看,至少有440亿元的民间借贷资金(一般社会主体借给民间中介+民间中介借出),一直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处于“钱生钱”的状态。

民间借贷综合利率仍在上扬。9月,这一数据已升至25.44%,处于阶段性高位。

温州市经信委监测的855家重点企业中,认为当前资金面很紧与偏紧的企业,占了76.7%,比上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

一面是银行信贷紧缩,一面是利息高企的民间借贷市场,企业夹在中间,后果可想而知。

于是,企业主“跑路”现象较为集中出现了。

另外,这种现象还从规模较小的企业,向大企业蔓延了。比如,眼镜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的老板胡福林“跑路”,就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发布会上,温州公安局副局长叶望庆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温州警方已立案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案件,已达到19起。另外,还有4起定性为非法经营案件。

涉案的39人中,已刑拘27人,取保候审4人,8人尚在抓捕中或未到案。

而法院部门统计,截至8月底,温州市累计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同比增长25.73%,比一季度高出8.7百分点;涉案金额50多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仅8月份涉案金额已达10.7亿。

不过,大家甚为关心的倒闭企业数量及涉及资金,发布会却没有披露。

温州金融办主任透露:一个月里,小企业贷款少了373亿

发布会上,温州金融办主任张震宇提及,温州当前的金融状况,诸多问题值得关注:

张震宇说,“利率双轨制”加上银行对部分信贷资金流向监管缺失,让一部分信贷资金远离实体经济,转而通过中介机构流向了民间借贷市场。

张震宇解释,“利率双轨制”是指银行的信贷利率,相比民间借贷的利率要低很多。资金容易追逐高利息。

另外,部分企业倒闭关停,已影响一些商业银行的贷款安全,潜伏的风险在增大。“说严重一点,系统性风险可能性并非不存在。”张震宇说。

张震宇还提及,银行在贷款管理上存在问题。8月,小企业的贷款比7月少了373亿元,“可见资金链上小企业更加困难。”

而民间借贷市场这块:正常的民间直接借贷,被间接借贷所掩盖。“所以大家看到的都是中介机构在放贷。”张震宇说,大量融资性中介机构出现,鱼龙混杂,目前还缺乏统一的监管和规范。

25个工作组进驻银行,防银行抽资导致中小企业资金断链

张震宇说,他们接下来的重点,是要控制好联保的企业。也就是说,一家企业出了问题,如果它有多个联保企业,要想办法“稳住”,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国庆长假之后,有关部门还将组织工作组,进驻全市县级以上支行。其中,市政府组织25个工作组,进驻25个市级银行业机构。

他们的任务是,落实《意见》内容,协助银行和企业做好融资对接,要求银行不抽资、不压贷;协助银行了解贷款企业情况,防止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

温州市银监分局副局长周青冥介绍,他们已要求各家银行,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和额度规模;利率要下降,最高上浮不能超过30%;一家企业资金断链,如果牵涉多家银行贷款,银行间要“同进同退”,不能单独抽资等。

另外,周青冥还透露,允许银行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适当上浮,“但要守住风险的底线。”

“根据目前温州的情况,要求银行首先要讲求社会责任,要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周青冥说。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周松山介绍,《意见》中提及的要求,商业银行应自觉遵守。

不过,为了更有效监督,该行也建立了相关投诉渠道。对于借贷款之机推销理财产品等行为,“知道一个查处一个”周松山说。

周松山解释,目前温州银行机构可贷给中小企业的额度,应该还有300至400亿。另外,近期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应该是一种短期政策,会根据情况调整。

长远规划已经启动,将探索成立“民间资本集散中心”

除了上述应对措施,温州金融部门已在谋划更为深远的“工程”——逐步把温州建设成“民间资本集散中心”,形成对接长三角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金融中心。

比如,全面起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推进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等。

另外,还要进行诸多尝试: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开展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试点;探索组建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做大做强股权运营中心,探索组建温州金融资产交易所,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拓展服务功能。

最后,要完善地方金融组织监管。温州市政府初步决定,设立市县二级“地方金融监管中心”,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引导民间借贷行为。

所做一切,都是为了让民间金融进入有序流动状态,进入规范化的未来。

Comments are closed.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