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阅读器

编者按:8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救助保护、教育矫治、回归家庭和妥善安置,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坚决杜绝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孩子流落街头?又是什么原因,让救助行动遭遇困难?本报就此进行了调查和专访。

针对存在了多年的流浪儿童问题,今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宣布:“接回所有在其他省份的新疆籍流浪儿童!”这一次地区行动,随后转变成了多部门、多地区联动的“国家行动”。打击拐骗儿童犯罪的成果如何?接回的流浪儿童安置问题如何解决?记者近日在新疆乌鲁木齐进行了采访。

父母离异,失学儿童被骗流浪内地

近日,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刑警总队见到了曾经被骗流浪、如今已是身材高挑的17岁小伙子吐尔地。他向记者讲述了他的遭遇。

1996年,吐尔地爱喝酒的父亲与母亲离婚。两岁的他被父亲带着开始在社会上到处游荡,居无定所,没有上学。

2006年,12岁的吐尔地跟着父亲流落到新疆吐鲁番。一天,和父亲在一起打工的肉孜到他们的租住房做客。几天后,趁吐尔地的父亲不在,肉孜又来了,领着吐尔地去吃烤肉,还给他买了一件新衣服。

“小巴郎,穿上这身新衣服真帅,走,让你爸爸看看去。”肉孜对吐尔地说。

吐尔地想都没想就跟着肉孜坐车来到了吐鲁番火车站,肉孜告诉吐尔地在原地等,他去找吐尔地的爸爸。半小时后,肉孜匆匆回来说:“不好了,你爸爸喝酒打伤人跑了,现在警察正在抓他呢。我知道他在什么地方,现在带你去找他。”吐尔地信以为真,跟着肉孜上了火车。

几天后,肉孜领着吐尔地下了火车,来到一个大城市的清真饭馆。吐尔地见到了一个被称做大老板的人。大老板安排一个叫买买提的大哥带着吐尔地住进了宾馆,肉孜则从此再没有出现。

刚开始,买买提和气地陪着吐尔地好吃好喝,繁华城市里的一切都让吐尔地着迷。第三天,买买提问吐尔地:“会偷东西吗?”吐尔地摇头。买买提严肃地说:“在这里不会偷,就没有饭吃。”吐尔地这才知道,自己被肉孜卖了,买买提是老板派来教他扒窃技术的“教练”,这个地方叫东莞,离新疆很远很远,这个大老板叫艾合买提。

无路可走,吐尔地开始学习扒术。第一次出手,吐尔地因为害怕而一无所获,“教练”狠狠地扇了他几个耳光;第二天,吐尔地几次出手,却都被人发现,结果还是空手而归。为此,他蹲了马步,挨了皮带;第三天,他鼓足勇气,把手伸向了一名男士兜里的手机。

他得手了。“教练”用热情的笑脸迎接了他,卖掉了手机后,不但给他买了套衣服,还带他去公园玩。

吐尔地受到了鼓舞,胆量也增大了,“业绩”一路攀升。“出师”后,他被编进小组,和五六个经历大同小异的同行一起“干活”。如果“业绩”好,老板高兴了,他们就会得到奖金,然后去大吃大喝。

吐尔地慢慢长大了,学会了抽烟。在后来的日子里,他“转战”东莞、惠州、清远等多个城市,已经记不清被抓了多少次,进了多少次派出所。第一次被抓进派出所时,他很害怕,但后面就成了“油子”,他们从老板那里学会了一套对付当地警察的办法……

据有关部门调查,从前,一些像吐尔地一样被解救回来的孩子,最后又回到了内地。专家认为,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心理因素都是造成“回流”的主要原因。

“扒窃行为能满足一些男孩追求成就感和刺激的心理特点。从心理学讲,他们自愿回到挨打受骂的地方,就是为了满足已经养成习惯的心理需要。如果不讲方法硬性疏导教育,他们会感到强烈的落差,反而会刺激他们回流,而且可能是,回来的是一个人,带走的是10个人。”心理咨询师古力巴哈剖析了吐尔地这一群体的心理根源。

吐尔地说,目前他想学门技术,做些小生意养活自己。

温暖时光,回家之路只是开始

记者在新疆工读学校采访时,许多学生都讲到在流浪中被打的情形:“他们一群人打一个人,还让我们站在一边看……”许多孩子身上伤痕累累,眼神呆滞,与人交流困难。新疆工读学校的阿丽亚老师告诉记者,这些伤痕,有些是被抓到时自残的,也有的是想家难受时孩子自己用刀划的。

“这些孩子过早被灌入不良价值观,救助起来很困难,但只要真心给他们爱的付出,孩子会很快给予回应,点点滴滴的改变让人心里安慰。”阿丽亚老师通过5年的实践,深入了解了这些孩子的内心世界。

“流浪儿童回到家乡,政府提供了很多帮助。但基层单位大多面临流浪儿童遭受社会歧视、融入社会困难、反复流浪等问题,而且受资金和人力限制,对他们的帮助很有限。”新疆和田地区一位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地回乡流浪儿童的情况时说。

新疆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指出,对回归的流浪儿童进行教育,培训其生存技能,重塑尊严,使其自然融入社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据了解,被救助回来的孩子流浪3个月以上且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将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培训和行为矫治;流浪不满3个月的,将送回原籍进行教育管理;没有法定监护人的,将在儿童福利院由政府抚养;年满16周岁的,有关部门将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后提供就业服务;患病或被犯罪分子虐待致伤致残的,将在医院进行救治。

新疆工读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港湾。

“上学的感觉真好!”10岁的托乎提没有进过学校课堂。在这里,他和同学们一起升国旗、学写字、学双语、学技术、做运动、做手工,学校的一切让他感到新鲜而亲切。一项统计表明,在新疆每年常规救助的3000多名流浪儿童中,大部分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甚至为文盲。

“我在这里生活得比在家好,老师对我也很好,真不想离开这里。”15岁的热合曼说。

这个学期结束后,他将被送回原籍,由当地民政和派出所安置。近段时间,热合曼显得很焦虑,总是缠着老师诉说不愿离开学校的理由:“我不敢回家,我爸爸已经把我卖出去3次了,我怕他再卖了我,留下我吧,让我在学校做什么都可以。”

热合曼的班主任张老师告诉记者,像热合曼这样的学生班里就有7个,他们对回家有恐惧心理,既怕再回到贫穷无助的日子,又怕面对周围人和社会的歧视。为了不被送回家,有的孩子甚至故意隐瞒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父母姓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周小西建议,为新疆工读学校接受教育的流浪儿童建立档案并长期进行跟踪调查,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引入更加专业的社会资源来运作。

让新疆流浪儿童“有家可回、有学可上、有事可做、有医可就”是打拐、解救行动的目标。据悉,投资5000万元的新疆流浪未成年人安置培训中心正在乌鲁木齐加紧建设。在整体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受助流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合理设计安置培训流程和功能布局,科学配置了救助、教育、心理矫治、康复、技能培训、安置等功能。

许多个“吐尔地”回家了,温暖的时光会伴着他们从开始回家到最终回归社会的路。(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本报记者 王江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