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龙进品是村里的第一个本科生,走出大山又走回来,在云南大理州南涧县的人民法庭任职17年。

官与乡土:龙进品的17年 一个“乡土法官”的得与失(图)

中山村大岔路的两兄弟为了自家围墙和大门占地反目,公郎法庭庭长龙进品前往该村实地考察了解

官与乡土:龙进品的17年 一个“乡土法官”的得与失(图)

在田间地头办案,条件只能因陋就简

官与乡土:龙进品的17年 一个“乡土法官”的得与失(图)

带着国徽和条幅徒步去开庭是龙进品和沈武斌的工作常态

官与乡土:龙进品的17年 一个“乡土法官”的得与失(图)

龙进品耐心倾听杨家老父亲的意见

“即使永远僻居乡野,亦无所谓。”这是龙进品在日记中的自勉。他是村里的第一个本科生,走出大山却又走了回来,在云南大理州南涧县的基层人民法庭任职17年。1993年至今,从马鹿田法庭到公郎法庭,同事们轮换了一拨又一拨,只有他一直还在。乡村社会的真实司法需求到底是什么?制度设计与乡土需求之间的契合点究竟在哪里?“乡土法官”龙进品用他的身体力行给出了一种答案。

带着国徽去办案

天有些阴,远处的山头云雾缭绕,公郎法庭庭长龙进品还是决定下乡了。中山村大岔路的一桩相邻权纠纷3月4日立案,他早就想去勘察现场,只是近期工作太多,骤然降温后又接连下雨,无奈才推后到3月底。

山路太差,下雨天路况难料,就算不下雨,去大岔路的山路,法庭唯一的那辆现代索纳塔也走不了,这还是今年才配置下来的新车。龙进品只好打电话向法庭隔壁的公郎镇派出所借车,所里也只有一辆吉普,刚巧出警去了。等待警车回来的时间,龙进品和同事沈武斌已经整理好了办案所需的东西,除了装满法律文书的公文包,还有国徽和写着法庭名称的红色条幅,这是巡回法庭的基本仪式,根据他们的经验,如果勘察顺利、案情简单,双方又都比较好沟通,案子有可能现场调解或者判决。

“公郎像口锅,出门就爬坡。”俗语一点也没错。中山村大岔路是个彝族村寨,距离镇上只有十来公里,开车却要一个多小时,盘山而上的碎石“搓板路”只到中山村委会,接下来是仅容一辆车通行的泥土路,被碾压得沟壑万千,新近的几场雨还导致了部分路段的滑坡和塌方。沿路远眺,居民点散布山间,被梯田般的旱地、茶园和核桃林环绕,出了集镇上那一小片平坝区之后,公郎镇的乡村模样就显现出来了。

这桩相邻权纠纷是大岔路杨家两兄弟的官司,老二状告老三,认为老三家正在新砌的院墙侵占了自家的出入通道。

老二很发愁,他说家里原来的通道,3年前被邻居新修的平房挡住后就废弃了,这里有一桩他和邻居间的土地置换纠纷,村委会也做了工作,最后没能解决,他只好在院墙的另一侧开了个出入口,旁边就是弟弟家的院墙,过道本来就不宽敞,现在还被弟弟家的院墙翻新占了地。“两头受影响,什么都没有了。”老三很委屈,他说院墙早就有了,因为搞新农村建设,村里承诺给补偿款才搞翻新的。砌院墙的石头从河边捡来,运上山专门请人碎成片,一个工四五十块,用了两个工,动工前村长亲自来丈量过,位置原封不动。结果开工才半个月,就被哥哥告了,农历二月十二日那天他拿到法庭传票后正式停工,可哥哥家却开工了,“赶着在过道边修了那个新大门,故意的”。

法官的到来,引来了村民围观。两家的媳妇从争执变成对骂,互不相让,兄弟俩的老父亲坐在老三家停工的石堆上抽着烟,他跟老三一家三口同住,很看不惯老二新修的大门,说“门开在这个方向没道理,这是灾祸门,不能从这里走”。表面上是院墙引发的纠纷,其实是家庭积怨的大爆发,当年的分家问题、老人赡养问题、妯娌矛盾,全都冒了出来。龙进品的现场勘察和调查了解,就在这种热闹的局面下进行。两个多小时,其实核心内容翻来覆去只有那几句,但龙进品始终耐心倾听,注意调节现场气氛,避免双方出现过于火药味的争执。

现场调解显然是不可能了,但龙进品心里也有了底,这案子还是得调解,双方是兄弟又是邻居,矛盾没有解决就下判,不可能案结事了,反而隐患无穷。国徽和条幅没用上,但龙进品和沈武斌都不觉得是无功而返。“一个案子,反复跑上好几次才能调解很正常。”龙进品告诉本刊记者,“我们审理的案件,主要就是那么几类,婚姻家庭纠纷、土地山林承包纠纷、相邻权纠纷和民间借贷纠纷,案情并不复杂,法律关系非常简单,复杂的是背后的人情世故。”他还觉得大岔路并不算远,“至少还有路,车能开上去,还有很多地方,连路都没有,要拿着国徽和条幅走进去,走几个小时也很正常”。这是龙进品17年来的工作常态,也是基层人民法庭诸多法官们必须面对和接受的现实,“马背上的法庭”不是久远的传说,而是一直都存在的真实乡土。

回到公郎镇

龙进品有一张黝黑的娃娃脸,眼镜又让他多了几分斯文书生气,当地老百姓习惯叫他“小龙”,一叫就是17年,他已经年届四十,成了云南省扎根基层法庭时间最长的大学生。同事换了一拨又一拨,只有他一直还在。

公郎镇隶属南涧县,已经是大理州的最南端,与临沧的云县和凤庆接壤。镇上的古老格局,曾经是以主街为界,回汉相隔,回族聚居地方叫回营村。龙进品是村里的第一个本科生,1989年从大理民中考上西南民族大学法律系,

1993年毕业后回到原籍。他先分配在马鹿田法庭,距离南涧县城80多公里;一年后调到公郎法庭,依旧距离县城50多公里。

5间土木平房、1部手摇电话、3张办公桌、4把椅子、8张小凳,这是刚毕业的龙进品在马鹿田法庭能看到的全部,他还记得:“法庭的房子是好的,但围墙已经被山洪冲掉了一半,下雨天开庭的时候都提心吊胆。”1994年调到公郎法庭之后,办公场所还是借用农机站的平房,1995年才修建了新的办公楼。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和组成部分,设立基于“两便”原则,便利当事人进行诉讼和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以地区大小、人口多少、案件数量和经济发展状况等作为考虑因素。南涧县先后成立过3个人民法庭,即公郎法庭、马鹿田法庭和小湾东镇法庭,但现在只剩下一个公郎法庭。

马鹿田法庭设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分管沙乐、宝华和无量3个乡,修在公路边,那里刚好是两条路的岔路口,一条到景东,一条到临沧,但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距离3个乡都有几十里路。把法庭修建在这里,是基于一种位置判断,这里是交通要道,公路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旁边的小河也不存在水患风险。当年建法庭、修房子很简单,麻烦的是安装手摇电话,要从无量山上专门牵一条线下来,仅此一项就花费1万多块。预期中的发展一直没有到来,雨季的山洪反而先掏空了地基,法庭成了危楼。马鹿田法庭1997年撤销,当初旁边的四五户村民,现在也只增加到十来户。

小湾东镇法庭的设立,是因为西部大开发中的小湾电站项目,上万建筑工人进驻,带来另一种繁荣的契机,当地政府与电站共同出资,在那里修建了新的办公楼,把管辖此地的新民乡政府搬了过来,可是这里山势陡峭,并不适合居住,村民的生活和集贸中心并没有随之转移,还是原来的老集镇上。等到电站竣工,工人撤走,这里迅速冷清下来。2007年法庭修好,南涧县法院曾经任命了一个庭长,还没有赴任就调任大理州中院,此后也再没派驻法官,办公楼目前交由新民乡政府使用。

唯有公郎法庭,虽然1980年设立后仅1年就停止办公,但1988年恢复办公后,正常运转至今。公郎镇在无量山深处,镇上的主街曾经是大理到临沧的必经之路,可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漫湾电站和大朝山电站,国道214改道无量乡马鹿田方向之后,公郎镇一度成为死角,原有的道路塌方失修,坐车从镇上到南涧县城都要八九个小时。龙进品上大学那年,从昆明到成都只用了1天,从镇上到昆明反倒用了2天。4年后他毕业,公郎镇闭塞依旧。交通条件的改善,意外地得益于近些年的两个项目,小湾东镇的电站建设和大理祥云到临沧的祥临公路。祥临公路穿山填土取直,再次途经公郎,现在开车从镇上到县城只要40多分钟,到昆明也就五六个小时。

作为南涧县目前唯一的人民法庭,公郎法庭的管辖区域包括公郎镇、小湾东镇和碧溪乡,辖区常住人口5.6万多人,世居彝、回、白、苗、布朗等14个少数民族,辖区面积540多平方公里。今年3月,龙进品到北京接受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优秀法官”的表彰,为了描述清楚他的工作难度,法院同事替他总结:“你一个人的管辖区域比北京的海淀区还要多几十平方公里,而且很多地方都不通车,只能靠走。”

困惑与坚守

“一种失去了自我的悲伤时时困扰着我,一种寻回自我的希望又时时激励着我。”这是1994年6月龙进品写下的自勉。这一年,他调回公郎法庭,同样是这一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那天,他父亲为了偿还供他念书欠下的高利贷,背井离乡进城打工。

龙家兄妹4人,两男两女,龙进品是长子,父亲龙云肖和母亲马月秀都是朴实农民,他们的能力只够供一个孩子继续念书,这是高小文化的龙云肖最大的遗憾。“不是我心偏,这4个娃娃在我心里都是一样的,是我的4只眼睛,实在是家里太困难。”为了供龙进品念大学,龙云肖借了两三万元的高利贷,钱是一点点凑起来的,“4分利、6分利、8分利都有”。龙进品毕业前,龙云肖没有进城打工,家中老人还在,由他赡养,妻子一直体弱多病,剩下的几个孩子也小,实在走不开,除了务农,他也在附近做些小生意,买些小牛、小马,去置换肉牛,然后再卖掉,挣的都是走乡串户的辛苦钱。

往事久远,龙云肖的记忆只剩了片段:“我去临沧买牛,在深山老林里中了瘴气,病倒了半年。”“家里养的一头黄牛卖了600块,全部拿给他。”“家里还有一头水牛,我牵着牛去给人家打工,农忙那20多天,工钱30元一天,我可以挣出一家人的钱。那头水牛很好,我后来把它卖了,700块,买的人还多给了20块,说给我儿子上大学用。”再回忆这些,从清真寺做完礼拜出来的龙云肖语气平静,没有丝毫的苦大仇深,反而面带笑容念着别人的好。

利滚利的债务,一度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债主上门是常事。刚毕业的龙进品虽然也努力帮父亲还债,但他的工资实在是杯水车薪,他也只能看着父亲和弟弟背井离乡。龙云肖去的是昆明玉溪的砖窑厂,替人搬运窑砖,布满老茧的手上,又新添了许多烫伤,“一辆大东风车,4000块砖,两个人搬一两个小时,一车8块钱,一人4块”。这些苦他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他离家半年后,父亲龙文才过世,自己没能守住身边。龙文才是公郎清真寺管理委员会的第一位主任,上世纪50年代清真寺遭遇火灾后的重建中他起了重要作用,在村里德高望重。

从1994到2000年,龙云肖在外打工整整6年,连过年都没有回来,只因为“过年更好找钱”。这也是龙进品相当困惑的6年,他自己也说:“直到2000年以后才想明白,心里安定下来。”显然,身为长子无法完全扛起养家职责的愧疚、法科学生与乡土法官之间的落差,都是困扰他的问题。龙云肖记得,毕业前龙进品已经在大理州上的律所实习过两次,“他也想过当律师,但是还没毕业,南涧县就直接去学校要人,希望他能回来”。他还记得,龙进品有过开办律所的想法,“在家里说起过,但家里没钱支持他”。

科班学生到乡土法官之间的落差摆在那里,基层法庭受理的案件,绝大部分都是民事纠纷,刑事自诉案极少,案情类似,法理简单。龙进品唯有自我勉励,就像他在1995年4月的日记中所写:“基层工作是枯燥的,但绝不能因此颓废,以自己一个大学生的身份,如果能够在基层工作而能克服巨大的心理落差,对工作充满激情,对文化不高的人以诚相待,对知识永远保持不倦之追求,定可有作为的,即便永远僻居乡野,亦无所谓!”

龙进品说起了早年间记忆深刻的一个案子。“一审判了,当事人上诉到大理中院,结果后来是按照自动撤诉处理的,材料转到我们这里,通知当事双方来取。我很奇怪,问他原因。他说自己从来没出过远门,到下关就糊涂了,开庭定在14点,等他赶到法院已经晚了,法庭的大门关着,他就回来了。”这个事情让龙进品很震撼,“本来这个案子的赔偿金没有多少钱,他为了上诉花的路费、住宿费倒是比赔偿金还多”。他由此反思,“这个案子虽然我没有办错,但如果我当时态度能够更好一些,工作再做仔细一些,多跟他谈谈,多向他说说判决的道理,他可能就不会走这段冤枉路了”。

“我们这里年纪大的老百姓,文化程度普遍都低,还有很多不识字,他们打官司,真的很不容易。”现实的家境,让龙进品逐渐对当地百姓的诉讼之难感同身受,他也有了最朴素的总结:“我是一名法官,我的职责和使命就是让我的父老乡亲打官司时,不花冤枉钱,不跑冤枉路,不受冤枉气,不输冤枉理。我个人能力有限,或许不能够为他们撑起一片天,但可以给他们撑起一把伞。”

官与乡土:龙进品的17年 一个“乡土法官”的得与失(图)

村寨深远,村民们自小就习惯了到镇上走三四个小时

官与乡土:龙进品的17年 一个“乡土法官”的得与失(图)

龙云肖为了还清供儿子龙进品上学的借贷背井离乡打工6年

官与乡土:龙进品的17年 一个“乡土法官”的得与失(图)

三月底正值农忙,麦子熟了,春茶也可以采摘了

乡土的规则

一个基层人民法庭的庭长到底是什么?现在的龙进品觉得,“就像这个地区的工会主席,生老病死,什么事情都要管”。这并不是他的自我设定,而是迫不得已的现实需求。纠纷调解和法庭判决之间,这些年是一个此消彼长的状况,政策大方向的重心在哪里,哪里就是重点。从近20年的情况来看,因为法院的发展需要,判决占据主导,从村委会到司法所,各个层级调解纠纷的功能自然逐渐失效,原本是最后一道防线的法庭,反而被推到第一位,成了社会的减压阀。重心的重新转变,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得到重视,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龙进品回忆:“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很多老百姓都不知道法庭是什么,现在他们知道法庭是个打官司的地方,但还是有很多人找到法庭来,其实并不是为了打官司,而是其他问题,比如村里的贫困补助分配问题,土地承包问题等等。”这些本来应该由村委会和政府解决的事情,和各种家庭邻里纠纷一起,都涌到了公郎法庭。为什么?村民的答案很简单:去找其他地方,事情经常被各个部门踢皮球;来找法庭,“至少态度好,法庭的同志会告诉我该怎么办”。龙进品只能感叹这是地方小的好处,“镇上的单位就这几家,一些事情打几个电话就能替他们问清楚”。

普法的环节,在镇司法所这一级,基本形同虚设。公郎镇司法所现任所长是杨有旺,54岁,当过村公所书记和南涧街道办书记,因为辖区内有人超生被一票否决,1999年调到沙乐司法所,2006年才调到公郎镇。据他了解,公郎镇之前没有司法所,只有一个挂靠在政府下的法律服务所,有营业执照,收费服务,总共有3个人,开了三四年,收费与服务严重脱节,镇政府最终下决心撤掉法律服务所,成立司法所,可是对口的业务工作,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杨有旺的办公室在乡政府里,大量时间其实都用在镇里的中心工作上,抓计生、抓烟叶、抓生产等等,“说是归司法局管,但镇里的工作,一样也没少”。

公郎法庭以前也差不多,镇上的中心工作一样也少不了。龙进品记得:“有一年,公郎镇推广一种新的插秧方法,叫‘双龙出海’,要先在地里拉绳子,很麻烦,公路边的一些农户不听,还是按老方法插秧,政府就组织人员去拔秧苗,法庭的人也要去。”龙进品很困惑,“这样的任务很多,可是法庭怎么能参与这些事情?我个人是很不认同的,只要可能我都申请值班,不去参与”。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人民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才算是第一次给了基层人民法庭一个厘清身份的“尚方宝剑”,这个文件的第25条明确规定“人民法庭不得参与行政执法活动”。2005年最高院再次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决定》,这次的表述变成“不得超越审判职责参与行政执法活动、地方经济事务和其他与审判无关的事务”。由此也可以看出,随着地方经济建设的新需要,基层人民法庭依旧处在与当地基层政府的微妙关系之中。

从村官到司法所干部,杨有旺曾经很疑惑。“司法所的很多纠纷,都是村里可以自己解决的,以前我们在村上的时候可不是这样。”他现在找到了一种解释,“以前,村干部是上面指定的,开展工作不怕得罪人,现在村民自治,选出来的都是自己人,反而抹不开面子,不敢得罪人,不敢办事情,村民当然就不愿意找他们了。”村民自治在基层的“四不像”变异,已经日见端倪,去年公郎镇搞村委会换届,三个大寨之间明争暗斗,两个寨达成联手协议,另一个寨获悉后就用反间计,放出风去要选其中一个寨的酗酒者,搞得联手的两个寨内讧。

初衷良好的制度设计,落实到基层却水土不服,在法院改革中也同样存在。龙进品这17年里,同样经历了一轮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从强调以法官为主导的调查,到强调公开庭审,法官坐堂问案。传统的审理民事案件的方式过于强调法院的职权,“当事人动动嘴,法官跑断腿”。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诉讼行为增加,人少案多的压力使得法院不堪重负,效率低下。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探索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真正以制度方式确立下来是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近10年来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对举证制度、庭审方式及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规范。20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又颁布《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一次对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做了统一和较为全面的规定。

龙进品认同这种改革对于规范法庭审判程序和证据规则的价值,但也在实践中发现制度的“一刀切”有些问题,他回忆:“我先经历的是进村入户办案,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上面的新政策下来,公郎法庭也开始改革,结果效果非常差,老百姓非常不理解,觉得法官高高在上。山区的老百姓其实非常淳朴,如果你亲自去村里跑一趟,一些案子的效果完全不同,就算是输的一方,也会变得心存感激接受判决,如果不去,本来可以案结事了的都不行了。”

在城市里顺应潮流的制度设计,落到农村就未必,二元化结构下的城乡差异,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龙进品也觉得,“让大城市的法官用这种田间地头的方式办案就不现实也没必要,案件类型差别太大了”。可是在乡村,17年的办案经验告诉他,“老百姓的法制观念并没有建立起来,他们对法律依旧不了解,读过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选择出去,留在原地的,其实还是受教育程度最低的那些人”。法律的乡土理解,并不是信任制度本身,而是信任一个人,从而信任他所代表的一切。就像现在的公郎镇,因为信任留在这里17年的“小龙”,所以当地的老百姓愿意信任法庭,信任法庭的调解和判决。17年间,龙进品承办案件1000多件,平均调撤率70%以上,零上访,零投诉。在“诉讼爆炸”成为诸多法院难题的时候,公郎法庭的案件却很稳定地保持在每年100件左右。其实,人们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纠纷,在萌芽的时候,已经被龙进品的各种努力化解了。

“乡土法官”的得与失

公郎镇上唯一的娱乐是桌球,响彻全镇的只有两种声音,学校的铃声和清真寺的诵经声,全都定时定点。每6天一次的“赶街天”是公郎镇最热闹的时候,四邻八乡的村民汇集到镇上,平时空荡荡的集市三角地人头攒动,主街上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卡车,远处的村民结伴坐车而来,置办了东西之后再一起回去,镇上又恢复到往日的宁静。

龙进品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宁静里驻守了17年,他保持着南涧县法院最高的出勤率,除了下乡办案,几乎任何时候都能在法庭找到他。他把家安在法庭里,以前在老法庭,他和妻儿一家三口,20平方米。2010年7月,新法庭竣工,宿舍条件才有所改善,一个没有厨房的两居室,妻子龙丽美每天要在走廊上用电磁炉做饭。儿子龙飞扬的卧室也是他的书房,小书架上的书都年代久远,以前的教材、1999和2000年的《读书》和《随笔》,他都保留着。镇上没有书店,最近的书店在南涧县城。他的弟妹们都已经结婚成家,父母和弟弟、弟媳住在老宅里,离法庭走路不到10分钟,可他常常忙得连回去的时间都没有。

从地势最高的公郎清真寺看下去,发展中的新乡镇格局一目了然,回营村像龙家老宅那样砖木结构的老房子,正在被砖混结构的新楼房所取代,现在时兴的是全落地的整面弧形玻璃窗,“那些新房密集的地方,当地人叫‘龙家堡’”。公郎镇马氏诊所的医生马继东说:“别看我们镇上只有2000多回民,但我们回民历来重视经商,村里的竞争意识很强,比家境、比子女谁更有出息,比谁的生意做得更大更有钱,平均每3家至少有一辆车。”

马继东家族几代行医,1990年从南涧中等卫生职业医士班毕业后回来开办诊所,比龙进品大4岁,两人同村,认识多年。“吹牛的时候,我也会取笑龙进品,说他没出息,大学生毕业回来,大案子不办,办这些婆婆妈妈的案子,其实就是随便说说。”马继东笑,“他真的很不容易,办案办得太细了,经常下乡,有时连我都看不下去。”马继东的诊所是公郎镇的某种集会和信息传播中心,他说:“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听到有人说龙进品半句不好的话,用老人的话说,就是‘龙进品的墨线弹得比较准’。”

龙进品从2003年开始担任庭长,一个人带着两个书记员的基本格局持续了将近8年,2010年11月,陆续补充进来几个新人。按资历排,书记员皇凤祥和法官吴美敏都刚来几个月,助审沈武斌在这里两年,还有一位是月初刚刚从大理州中院下来锻炼的新人。每个人到来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很坦白地承认,如果有更好的机会就顺其自然。

只有龙进品没想过离开,自从想明白了之后,他从来也没有觉得自己委屈,崇拜他、爱他的妻子,乖巧的儿子,尊重信任他的村民们,这些就是他的财富。

另一种财富,应该就是在他的努力下,公郎镇慢慢形成的法律氛围。法官身份之外,他成了村民们的义务法律顾问,这种付出的回报很有些无心插柳的意思,好些在法庭打过官司的人,都跟他成了朋友,因为他耐心、态度好、有问必答、不厌其烦。这些人把亲历后学到的知识,用到了日常生活里,义务替亲友和村民们调解纠纷,而且从中获得乐趣。公郎镇政府的伙房师傅袁玉清、中山村牲畜改良中心站的兽医李国旺都是这样,他俩都是善于表达的人,听着他们绘声绘色地讲着乡土故事,间或冒出几句地道的法律用语,是件很奇妙的事情。自从龙进品获得各种表彰之后,他们的情绪变得有些矛盾:“希望龙庭长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但又不舍得他走,别的法官不是不好,只是他们几年就走了,只有龙庭长一直在这里,我们熟悉他,相信他。”

除了义务乡村调解员,还有开始以“法律人”自居的村民刘春吉。刘春吉今年33岁,他的父亲曾经是公郎小学的老师,一直帮不识字的村民代写书信,后来也代写诉状,1997年父亲去世后,村民还是找上门来,他就接替父亲,学习代写诉状。高中辍学是他的隐痛,他是长子,必须在父亲过世后扛起重担。他很感激龙进品给他的帮助,除了答疑解惑,龙进品还送了《中国常用法律大全》、《人民法庭实用手册》和《怎样写好法律文书》3本书给他。后来,刘春吉又从旧书摊上买了两本薄薄的小册子,《怎样打官司》和《如何行使婚姻自由权》。这5本就是他的全部参考书了。

公郎镇目前依旧没有律所,慕名来找刘春吉的人越来越多,他也在这份新鲜的兼职中找到了乐趣。“我愿意做这些,也喜欢做。这也可以给家庭增加一定的收入。”他越来越喜欢法律,也试图让自己变得更专业一些,下地干活的时候,都会带上一本法律书。他说:“孤单孤独的时候,我愿意以书为伴。”打电话约刘春吉的时候,他正在地里收麦子,时下正值农忙,晚饭后登门拜访,他已经西装革履地在等候我们,这是他定位为“法律人”之后的待客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尊重”。这些改变,都让龙进品觉得快乐,他坚守的乡土,至少法律的种子已经播下。

Respond

[导读] 龙进品是村里的第一个本科生,走出大山又走回来,在云南大理州南涧县的人民法庭任职17年。

官与乡土:龙进品的17年 一个“乡土法官”的得与失(图)

中山村大岔路的两兄弟为了自家围墙和大门占地反目,公郎法庭庭长龙进品前往该村实地考察了解

官与乡土:龙进品的17年 一个“乡土法官”的得与失(图)

在田间地头办案,条件只能因陋就简

官与乡土:龙进品的17年 一个“乡土法官”的得与失(图)

带着国徽和条幅徒步去开庭是龙进品和沈武斌的工作常态

官与乡土:龙进品的17年 一个“乡土法官”的得与失(图)

龙进品耐心倾听杨家老父亲的意见

“即使永远僻居乡野,亦无所谓。”这是龙进品在日记中的自勉。他是村里的第一个本科生,走出大山却又走了回来,在云南大理州南涧县的基层人民法庭任职17年。1993年至今,从马鹿田法庭到公郎法庭,同事们轮换了一拨又一拨,只有他一直还在。乡村社会的真实司法需求到底是什么?制度设计与乡土需求之间的契合点究竟在哪里?“乡土法官”龙进品用他的身体力行给出了一种答案。

带着国徽去办案

天有些阴,远处的山头云雾缭绕,公郎法庭庭长龙进品还是决定下乡了。中山村大岔路的一桩相邻权纠纷3月4日立案,他早就想去勘察现场,只是近期工作太多,骤然降温后又接连下雨,无奈才推后到3月底。

山路太差,下雨天路况难料,就算不下雨,去大岔路的山路,法庭唯一的那辆现代索纳塔也走不了,这还是今年才配置下来的新车。龙进品只好打电话向法庭隔壁的公郎镇派出所借车,所里也只有一辆吉普,刚巧出警去了。等待警车回来的时间,龙进品和同事沈武斌已经整理好了办案所需的东西,除了装满法律文书的公文包,还有国徽和写着法庭名称的红色条幅,这是巡回法庭的基本仪式,根据他们的经验,如果勘察顺利、案情简单,双方又都比较好沟通,案子有可能现场调解或者判决。

“公郎像口锅,出门就爬坡。”俗语一点也没错。中山村大岔路是个彝族村寨,距离镇上只有十来公里,开车却要一个多小时,盘山而上的碎石“搓板路”只到中山村委会,接下来是仅容一辆车通行的泥土路,被碾压得沟壑万千,新近的几场雨还导致了部分路段的滑坡和塌方。沿路远眺,居民点散布山间,被梯田般的旱地、茶园和核桃林环绕,出了集镇上那一小片平坝区之后,公郎镇的乡村模样就显现出来了。

这桩相邻权纠纷是大岔路杨家两兄弟的官司,老二状告老三,认为老三家正在新砌的院墙侵占了自家的出入通道。

老二很发愁,他说家里原来的通道,3年前被邻居新修的平房挡住后就废弃了,这里有一桩他和邻居间的土地置换纠纷,村委会也做了工作,最后没能解决,他只好在院墙的另一侧开了个出入口,旁边就是弟弟家的院墙,过道本来就不宽敞,现在还被弟弟家的院墙翻新占了地。“两头受影响,什么都没有了。”老三很委屈,他说院墙早就有了,因为搞新农村建设,村里承诺给补偿款才搞翻新的。砌院墙的石头从河边捡来,运上山专门请人碎成片,一个工四五十块,用了两个工,动工前村长亲自来丈量过,位置原封不动。结果开工才半个月,就被哥哥告了,农历二月十二日那天他拿到法庭传票后正式停工,可哥哥家却开工了,“赶着在过道边修了那个新大门,故意的”。

法官的到来,引来了村民围观。两家的媳妇从争执变成对骂,互不相让,兄弟俩的老父亲坐在老三家停工的石堆上抽着烟,他跟老三一家三口同住,很看不惯老二新修的大门,说“门开在这个方向没道理,这是灾祸门,不能从这里走”。表面上是院墙引发的纠纷,其实是家庭积怨的大爆发,当年的分家问题、老人赡养问题、妯娌矛盾,全都冒了出来。龙进品的现场勘察和调查了解,就在这种热闹的局面下进行。两个多小时,其实核心内容翻来覆去只有那几句,但龙进品始终耐心倾听,注意调节现场气氛,避免双方出现过于火药味的争执。

现场调解显然是不可能了,但龙进品心里也有了底,这案子还是得调解,双方是兄弟又是邻居,矛盾没有解决就下判,不可能案结事了,反而隐患无穷。国徽和条幅没用上,但龙进品和沈武斌都不觉得是无功而返。“一个案子,反复跑上好几次才能调解很正常。”龙进品告诉本刊记者,“我们审理的案件,主要就是那么几类,婚姻家庭纠纷、土地山林承包纠纷、相邻权纠纷和民间借贷纠纷,案情并不复杂,法律关系非常简单,复杂的是背后的人情世故。”他还觉得大岔路并不算远,“至少还有路,车能开上去,还有很多地方,连路都没有,要拿着国徽和条幅走进去,走几个小时也很正常”。这是龙进品17年来的工作常态,也是基层人民法庭诸多法官们必须面对和接受的现实,“马背上的法庭”不是久远的传说,而是一直都存在的真实乡土。

回到公郎镇

龙进品有一张黝黑的娃娃脸,眼镜又让他多了几分斯文书生气,当地老百姓习惯叫他“小龙”,一叫就是17年,他已经年届四十,成了云南省扎根基层法庭时间最长的大学生。同事换了一拨又一拨,只有他一直还在。

公郎镇隶属南涧县,已经是大理州的最南端,与临沧的云县和凤庆接壤。镇上的古老格局,曾经是以主街为界,回汉相隔,回族聚居地方叫回营村。龙进品是村里的第一个本科生,1989年从大理民中考上西南民族大学法律系,

1993年毕业后回到原籍。他先分配在马鹿田法庭,距离南涧县城80多公里;一年后调到公郎法庭,依旧距离县城50多公里。

5间土木平房、1部手摇电话、3张办公桌、4把椅子、8张小凳,这是刚毕业的龙进品在马鹿田法庭能看到的全部,他还记得:“法庭的房子是好的,但围墙已经被山洪冲掉了一半,下雨天开庭的时候都提心吊胆。”1994年调到公郎法庭之后,办公场所还是借用农机站的平房,1995年才修建了新的办公楼。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和组成部分,设立基于“两便”原则,便利当事人进行诉讼和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以地区大小、人口多少、案件数量和经济发展状况等作为考虑因素。南涧县先后成立过3个人民法庭,即公郎法庭、马鹿田法庭和小湾东镇法庭,但现在只剩下一个公郎法庭。

马鹿田法庭设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分管沙乐、宝华和无量3个乡,修在公路边,那里刚好是两条路的岔路口,一条到景东,一条到临沧,但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距离3个乡都有几十里路。把法庭修建在这里,是基于一种位置判断,这里是交通要道,公路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旁边的小河也不存在水患风险。当年建法庭、修房子很简单,麻烦的是安装手摇电话,要从无量山上专门牵一条线下来,仅此一项就花费1万多块。预期中的发展一直没有到来,雨季的山洪反而先掏空了地基,法庭成了危楼。马鹿田法庭1997年撤销,当初旁边的四五户村民,现在也只增加到十来户。

小湾东镇法庭的设立,是因为西部大开发中的小湾电站项目,上万建筑工人进驻,带来另一种繁荣的契机,当地政府与电站共同出资,在那里修建了新的办公楼,把管辖此地的新民乡政府搬了过来,可是这里山势陡峭,并不适合居住,村民的生活和集贸中心并没有随之转移,还是原来的老集镇上。等到电站竣工,工人撤走,这里迅速冷清下来。2007年法庭修好,南涧县法院曾经任命了一个庭长,还没有赴任就调任大理州中院,此后也再没派驻法官,办公楼目前交由新民乡政府使用。

唯有公郎法庭,虽然1980年设立后仅1年就停止办公,但1988年恢复办公后,正常运转至今。公郎镇在无量山深处,镇上的主街曾经是大理到临沧的必经之路,可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漫湾电站和大朝山电站,国道214改道无量乡马鹿田方向之后,公郎镇一度成为死角,原有的道路塌方失修,坐车从镇上到南涧县城都要八九个小时。龙进品上大学那年,从昆明到成都只用了1天,从镇上到昆明反倒用了2天。4年后他毕业,公郎镇闭塞依旧。交通条件的改善,意外地得益于近些年的两个项目,小湾东镇的电站建设和大理祥云到临沧的祥临公路。祥临公路穿山填土取直,再次途经公郎,现在开车从镇上到县城只要40多分钟,到昆明也就五六个小时。

作为南涧县目前唯一的人民法庭,公郎法庭的管辖区域包括公郎镇、小湾东镇和碧溪乡,辖区常住人口5.6万多人,世居彝、回、白、苗、布朗等14个少数民族,辖区面积540多平方公里。今年3月,龙进品到北京接受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优秀法官”的表彰,为了描述清楚他的工作难度,法院同事替他总结:“你一个人的管辖区域比北京的海淀区还要多几十平方公里,而且很多地方都不通车,只能靠走。”

困惑与坚守

“一种失去了自我的悲伤时时困扰着我,一种寻回自我的希望又时时激励着我。”这是1994年6月龙进品写下的自勉。这一年,他调回公郎法庭,同样是这一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那天,他父亲为了偿还供他念书欠下的高利贷,背井离乡进城打工。

龙家兄妹4人,两男两女,龙进品是长子,父亲龙云肖和母亲马月秀都是朴实农民,他们的能力只够供一个孩子继续念书,这是高小文化的龙云肖最大的遗憾。“不是我心偏,这4个娃娃在我心里都是一样的,是我的4只眼睛,实在是家里太困难。”为了供龙进品念大学,龙云肖借了两三万元的高利贷,钱是一点点凑起来的,“4分利、6分利、8分利都有”。龙进品毕业前,龙云肖没有进城打工,家中老人还在,由他赡养,妻子一直体弱多病,剩下的几个孩子也小,实在走不开,除了务农,他也在附近做些小生意,买些小牛、小马,去置换肉牛,然后再卖掉,挣的都是走乡串户的辛苦钱。

往事久远,龙云肖的记忆只剩了片段:“我去临沧买牛,在深山老林里中了瘴气,病倒了半年。”“家里养的一头黄牛卖了600块,全部拿给他。”“家里还有一头水牛,我牵着牛去给人家打工,农忙那20多天,工钱30元一天,我可以挣出一家人的钱。那头水牛很好,我后来把它卖了,700块,买的人还多给了20块,说给我儿子上大学用。”再回忆这些,从清真寺做完礼拜出来的龙云肖语气平静,没有丝毫的苦大仇深,反而面带笑容念着别人的好。

利滚利的债务,一度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债主上门是常事。刚毕业的龙进品虽然也努力帮父亲还债,但他的工资实在是杯水车薪,他也只能看着父亲和弟弟背井离乡。龙云肖去的是昆明玉溪的砖窑厂,替人搬运窑砖,布满老茧的手上,又新添了许多烫伤,“一辆大东风车,4000块砖,两个人搬一两个小时,一车8块钱,一人4块”。这些苦他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他离家半年后,父亲龙文才过世,自己没能守住身边。龙文才是公郎清真寺管理委员会的第一位主任,上世纪50年代清真寺遭遇火灾后的重建中他起了重要作用,在村里德高望重。

从1994到2000年,龙云肖在外打工整整6年,连过年都没有回来,只因为“过年更好找钱”。这也是龙进品相当困惑的6年,他自己也说:“直到2000年以后才想明白,心里安定下来。”显然,身为长子无法完全扛起养家职责的愧疚、法科学生与乡土法官之间的落差,都是困扰他的问题。龙云肖记得,毕业前龙进品已经在大理州上的律所实习过两次,“他也想过当律师,但是还没毕业,南涧县就直接去学校要人,希望他能回来”。他还记得,龙进品有过开办律所的想法,“在家里说起过,但家里没钱支持他”。

科班学生到乡土法官之间的落差摆在那里,基层法庭受理的案件,绝大部分都是民事纠纷,刑事自诉案极少,案情类似,法理简单。龙进品唯有自我勉励,就像他在1995年4月的日记中所写:“基层工作是枯燥的,但绝不能因此颓废,以自己一个大学生的身份,如果能够在基层工作而能克服巨大的心理落差,对工作充满激情,对文化不高的人以诚相待,对知识永远保持不倦之追求,定可有作为的,即便永远僻居乡野,亦无所谓!”

龙进品说起了早年间记忆深刻的一个案子。“一审判了,当事人上诉到大理中院,结果后来是按照自动撤诉处理的,材料转到我们这里,通知当事双方来取。我很奇怪,问他原因。他说自己从来没出过远门,到下关就糊涂了,开庭定在14点,等他赶到法院已经晚了,法庭的大门关着,他就回来了。”这个事情让龙进品很震撼,“本来这个案子的赔偿金没有多少钱,他为了上诉花的路费、住宿费倒是比赔偿金还多”。他由此反思,“这个案子虽然我没有办错,但如果我当时态度能够更好一些,工作再做仔细一些,多跟他谈谈,多向他说说判决的道理,他可能就不会走这段冤枉路了”。

“我们这里年纪大的老百姓,文化程度普遍都低,还有很多不识字,他们打官司,真的很不容易。”现实的家境,让龙进品逐渐对当地百姓的诉讼之难感同身受,他也有了最朴素的总结:“我是一名法官,我的职责和使命就是让我的父老乡亲打官司时,不花冤枉钱,不跑冤枉路,不受冤枉气,不输冤枉理。我个人能力有限,或许不能够为他们撑起一片天,但可以给他们撑起一把伞。”

官与乡土:龙进品的17年 一个“乡土法官”的得与失(图)

村寨深远,村民们自小就习惯了到镇上走三四个小时

官与乡土:龙进品的17年 一个“乡土法官”的得与失(图)

龙云肖为了还清供儿子龙进品上学的借贷背井离乡打工6年

官与乡土:龙进品的17年 一个“乡土法官”的得与失(图)

三月底正值农忙,麦子熟了,春茶也可以采摘了

乡土的规则

一个基层人民法庭的庭长到底是什么?现在的龙进品觉得,“就像这个地区的工会主席,生老病死,什么事情都要管”。这并不是他的自我设定,而是迫不得已的现实需求。纠纷调解和法庭判决之间,这些年是一个此消彼长的状况,政策大方向的重心在哪里,哪里就是重点。从近20年的情况来看,因为法院的发展需要,判决占据主导,从村委会到司法所,各个层级调解纠纷的功能自然逐渐失效,原本是最后一道防线的法庭,反而被推到第一位,成了社会的减压阀。重心的重新转变,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得到重视,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龙进品回忆:“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很多老百姓都不知道法庭是什么,现在他们知道法庭是个打官司的地方,但还是有很多人找到法庭来,其实并不是为了打官司,而是其他问题,比如村里的贫困补助分配问题,土地承包问题等等。”这些本来应该由村委会和政府解决的事情,和各种家庭邻里纠纷一起,都涌到了公郎法庭。为什么?村民的答案很简单:去找其他地方,事情经常被各个部门踢皮球;来找法庭,“至少态度好,法庭的同志会告诉我该怎么办”。龙进品只能感叹这是地方小的好处,“镇上的单位就这几家,一些事情打几个电话就能替他们问清楚”。

普法的环节,在镇司法所这一级,基本形同虚设。公郎镇司法所现任所长是杨有旺,54岁,当过村公所书记和南涧街道办书记,因为辖区内有人超生被一票否决,1999年调到沙乐司法所,2006年才调到公郎镇。据他了解,公郎镇之前没有司法所,只有一个挂靠在政府下的法律服务所,有营业执照,收费服务,总共有3个人,开了三四年,收费与服务严重脱节,镇政府最终下决心撤掉法律服务所,成立司法所,可是对口的业务工作,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杨有旺的办公室在乡政府里,大量时间其实都用在镇里的中心工作上,抓计生、抓烟叶、抓生产等等,“说是归司法局管,但镇里的工作,一样也没少”。

公郎法庭以前也差不多,镇上的中心工作一样也少不了。龙进品记得:“有一年,公郎镇推广一种新的插秧方法,叫‘双龙出海’,要先在地里拉绳子,很麻烦,公路边的一些农户不听,还是按老方法插秧,政府就组织人员去拔秧苗,法庭的人也要去。”龙进品很困惑,“这样的任务很多,可是法庭怎么能参与这些事情?我个人是很不认同的,只要可能我都申请值班,不去参与”。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人民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才算是第一次给了基层人民法庭一个厘清身份的“尚方宝剑”,这个文件的第25条明确规定“人民法庭不得参与行政执法活动”。2005年最高院再次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决定》,这次的表述变成“不得超越审判职责参与行政执法活动、地方经济事务和其他与审判无关的事务”。由此也可以看出,随着地方经济建设的新需要,基层人民法庭依旧处在与当地基层政府的微妙关系之中。

从村官到司法所干部,杨有旺曾经很疑惑。“司法所的很多纠纷,都是村里可以自己解决的,以前我们在村上的时候可不是这样。”他现在找到了一种解释,“以前,村干部是上面指定的,开展工作不怕得罪人,现在村民自治,选出来的都是自己人,反而抹不开面子,不敢得罪人,不敢办事情,村民当然就不愿意找他们了。”村民自治在基层的“四不像”变异,已经日见端倪,去年公郎镇搞村委会换届,三个大寨之间明争暗斗,两个寨达成联手协议,另一个寨获悉后就用反间计,放出风去要选其中一个寨的酗酒者,搞得联手的两个寨内讧。

初衷良好的制度设计,落实到基层却水土不服,在法院改革中也同样存在。龙进品这17年里,同样经历了一轮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从强调以法官为主导的调查,到强调公开庭审,法官坐堂问案。传统的审理民事案件的方式过于强调法院的职权,“当事人动动嘴,法官跑断腿”。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诉讼行为增加,人少案多的压力使得法院不堪重负,效率低下。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探索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真正以制度方式确立下来是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近10年来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对举证制度、庭审方式及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规范。20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又颁布《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一次对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做了统一和较为全面的规定。

龙进品认同这种改革对于规范法庭审判程序和证据规则的价值,但也在实践中发现制度的“一刀切”有些问题,他回忆:“我先经历的是进村入户办案,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上面的新政策下来,公郎法庭也开始改革,结果效果非常差,老百姓非常不理解,觉得法官高高在上。山区的老百姓其实非常淳朴,如果你亲自去村里跑一趟,一些案子的效果完全不同,就算是输的一方,也会变得心存感激接受判决,如果不去,本来可以案结事了的都不行了。”

在城市里顺应潮流的制度设计,落到农村就未必,二元化结构下的城乡差异,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龙进品也觉得,“让大城市的法官用这种田间地头的方式办案就不现实也没必要,案件类型差别太大了”。可是在乡村,17年的办案经验告诉他,“老百姓的法制观念并没有建立起来,他们对法律依旧不了解,读过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选择出去,留在原地的,其实还是受教育程度最低的那些人”。法律的乡土理解,并不是信任制度本身,而是信任一个人,从而信任他所代表的一切。就像现在的公郎镇,因为信任留在这里17年的“小龙”,所以当地的老百姓愿意信任法庭,信任法庭的调解和判决。17年间,龙进品承办案件1000多件,平均调撤率70%以上,零上访,零投诉。在“诉讼爆炸”成为诸多法院难题的时候,公郎法庭的案件却很稳定地保持在每年100件左右。其实,人们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纠纷,在萌芽的时候,已经被龙进品的各种努力化解了。

“乡土法官”的得与失

公郎镇上唯一的娱乐是桌球,响彻全镇的只有两种声音,学校的铃声和清真寺的诵经声,全都定时定点。每6天一次的“赶街天”是公郎镇最热闹的时候,四邻八乡的村民汇集到镇上,平时空荡荡的集市三角地人头攒动,主街上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卡车,远处的村民结伴坐车而来,置办了东西之后再一起回去,镇上又恢复到往日的宁静。

龙进品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宁静里驻守了17年,他保持着南涧县法院最高的出勤率,除了下乡办案,几乎任何时候都能在法庭找到他。他把家安在法庭里,以前在老法庭,他和妻儿一家三口,20平方米。2010年7月,新法庭竣工,宿舍条件才有所改善,一个没有厨房的两居室,妻子龙丽美每天要在走廊上用电磁炉做饭。儿子龙飞扬的卧室也是他的书房,小书架上的书都年代久远,以前的教材、1999和2000年的《读书》和《随笔》,他都保留着。镇上没有书店,最近的书店在南涧县城。他的弟妹们都已经结婚成家,父母和弟弟、弟媳住在老宅里,离法庭走路不到10分钟,可他常常忙得连回去的时间都没有。

从地势最高的公郎清真寺看下去,发展中的新乡镇格局一目了然,回营村像龙家老宅那样砖木结构的老房子,正在被砖混结构的新楼房所取代,现在时兴的是全落地的整面弧形玻璃窗,“那些新房密集的地方,当地人叫‘龙家堡’”。公郎镇马氏诊所的医生马继东说:“别看我们镇上只有2000多回民,但我们回民历来重视经商,村里的竞争意识很强,比家境、比子女谁更有出息,比谁的生意做得更大更有钱,平均每3家至少有一辆车。”

马继东家族几代行医,1990年从南涧中等卫生职业医士班毕业后回来开办诊所,比龙进品大4岁,两人同村,认识多年。“吹牛的时候,我也会取笑龙进品,说他没出息,大学生毕业回来,大案子不办,办这些婆婆妈妈的案子,其实就是随便说说。”马继东笑,“他真的很不容易,办案办得太细了,经常下乡,有时连我都看不下去。”马继东的诊所是公郎镇的某种集会和信息传播中心,他说:“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听到有人说龙进品半句不好的话,用老人的话说,就是‘龙进品的墨线弹得比较准’。”

龙进品从2003年开始担任庭长,一个人带着两个书记员的基本格局持续了将近8年,2010年11月,陆续补充进来几个新人。按资历排,书记员皇凤祥和法官吴美敏都刚来几个月,助审沈武斌在这里两年,还有一位是月初刚刚从大理州中院下来锻炼的新人。每个人到来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很坦白地承认,如果有更好的机会就顺其自然。

只有龙进品没想过离开,自从想明白了之后,他从来也没有觉得自己委屈,崇拜他、爱他的妻子,乖巧的儿子,尊重信任他的村民们,这些就是他的财富。

另一种财富,应该就是在他的努力下,公郎镇慢慢形成的法律氛围。法官身份之外,他成了村民们的义务法律顾问,这种付出的回报很有些无心插柳的意思,好些在法庭打过官司的人,都跟他成了朋友,因为他耐心、态度好、有问必答、不厌其烦。这些人把亲历后学到的知识,用到了日常生活里,义务替亲友和村民们调解纠纷,而且从中获得乐趣。公郎镇政府的伙房师傅袁玉清、中山村牲畜改良中心站的兽医李国旺都是这样,他俩都是善于表达的人,听着他们绘声绘色地讲着乡土故事,间或冒出几句地道的法律用语,是件很奇妙的事情。自从龙进品获得各种表彰之后,他们的情绪变得有些矛盾:“希望龙庭长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但又不舍得他走,别的法官不是不好,只是他们几年就走了,只有龙庭长一直在这里,我们熟悉他,相信他。”

除了义务乡村调解员,还有开始以“法律人”自居的村民刘春吉。刘春吉今年33岁,他的父亲曾经是公郎小学的老师,一直帮不识字的村民代写书信,后来也代写诉状,1997年父亲去世后,村民还是找上门来,他就接替父亲,学习代写诉状。高中辍学是他的隐痛,他是长子,必须在父亲过世后扛起重担。他很感激龙进品给他的帮助,除了答疑解惑,龙进品还送了《中国常用法律大全》、《人民法庭实用手册》和《怎样写好法律文书》3本书给他。后来,刘春吉又从旧书摊上买了两本薄薄的小册子,《怎样打官司》和《如何行使婚姻自由权》。这5本就是他的全部参考书了。

公郎镇目前依旧没有律所,慕名来找刘春吉的人越来越多,他也在这份新鲜的兼职中找到了乐趣。“我愿意做这些,也喜欢做。这也可以给家庭增加一定的收入。”他越来越喜欢法律,也试图让自己变得更专业一些,下地干活的时候,都会带上一本法律书。他说:“孤单孤独的时候,我愿意以书为伴。”打电话约刘春吉的时候,他正在地里收麦子,时下正值农忙,晚饭后登门拜访,他已经西装革履地在等候我们,这是他定位为“法律人”之后的待客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尊重”。这些改变,都让龙进品觉得快乐,他坚守的乡土,至少法律的种子已经播下。

Resp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