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地震+海啸+核污染,这次日本所遭受的三重打击的确像西方记者所说的“从所未见”。日本经济和国民心理所遭受的打击更是战后最为沉重的一次。但我判断的 “日本衰落”,并非仅仅基于以上原因。如果光看这次日本遭受的损失,那万万无法和1945年相比,那时日本国家已经处在毁灭的边缘,而日本却在那次的灾难之后迅速强大和崛起。在网络和媒体上已经有人把这次灾害和1945年相比,认为这是经济衰退的日本“重生”的转折点。笔者在这里分析一下这两种情况的根本性差别,以及日本将走向衰落的理由。

2011年3月16日,从日本福岛疏散的灾民在各自的避难所里接受核辐射检查。

一、国际政治背景的差别。

所有人都不否认,日本战后的经济崛起和美国以及西方的扶助密不可分。美国要在远东防备遏制苏联,日本作为桥头堡,其战略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而作为美国在远东的“巨型航母”,日本经济的发展富裕也一定意义上符合美国的需求和利益。朝鲜战争之后,又要围堵和遏制红色中国,日本的地位愈发重要,捎带脚的把韩国经济也扶持和带动了起来。

而现在,苏联早已解体,美俄之间虽有矛盾,但和当年美苏之间的敌对已经大不相同;而中美之间的利益往来已经远远超出了战略敌对的范畴。对美国和西方来说,日本在政治意义上的重要性已经远远不及五六十年代了。而且,鉴于七八十年代日本疯狂崛起的教训,说不定美国会更乐意借这次机会让日本趴伏下一点,更乖顺一点。

二、国际经济背景的差别。

战后世界经济萧条,以及后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美国经济也受到相当影响,急需复苏和发展。那一二十年世界经济处于“复苏—资源充足而产品短缺—技术高速转化为价值—经济高速发展”的轨道当中。日本在这种欣欣向荣的大背景下,加上它原本就比较扎实和深厚的技术基础(二战日本的军工科技科可毫不落后),又不像现在国际经济贸易这样竞争激烈,所以日本的崛起才有依据。而目前,世界经济处在“货币和技术泛滥、饱和、竞争白热、贸易保护横行、资源短缺而产品供大于求、发达国家增长微小”的态势下,前面这几样优势都已不具备,至少远没有那时这么显著。

三、日本国内情况的差异。

战后日本可以说是一张白纸,说得极端一点,白纸上毕竟容易规划和发展。而且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时日本的劳动力成本非常低廉,大家只要能养家糊口就会努力工作。那时来自西方的投资也是如潮水一般。而现在日本人的工资非常高,站在国家和经济发展的角度上,就不能像几十年前那样吸取廉价劳动力的滋养来高速发展。另外,那时日本国内虽然伤患满营,但国家能够给予的治疗疗养成本很有限,广岛长崎的伤者多数在几年内自生自灭。而这次,核污染的实际情况和严重后果肯定会远远大于官方的公布,如果震后发现数十万甚至更多受到核污染伤害的人群,那长期的医疗和保障费用会让日本喘不过气来。别忘了,日本现在可是债台高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地震要是发生在二十年前,可能还好一些,正好消化那时日本经济的泡沫。呵呵。)

而且,这次核泄漏和核污染事件,会从根本上动摇日本的能源战略和能源构成。可以肯定,震后日本国内”无核化”的呼声会高涨。加上日本假借核电站、提取储存核军事原料的猫腻曝光后,同样会受到美欧以及国际社会的干涉和压力。那么,日本赖以生存的能源需求又会怎样的艰难呢?能源可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之一。

还不说因为核污染,日本相当长时期内旅游业的萧条甚至丧失…这些目前还看不到的代价……

世界经济贸易的激烈竞争、全球战略位置的下降、科学技术上优势逐渐不明显、沉重的赤字、震后所需要的巨额建设资金、大量受到辐射人群的医疗和保障(长期的)、能源结构的动摇、中国俄罗斯印度的崛起和竞争、美国西方的防范和打压、……哪一条都让巨灾后的日本应付维艰,所有这些加在一起,要是处理不当不及时,足以让日本在震后逐渐走向难以迅速逆转的衰落,甚至沦为真正的二流国家。

Resp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