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42年8月,4辆“虎”式坦克首次在列宁格勒附近登上战场。“虎”式的亮相,标志着德国坦克终于开始扭转质量劣势。

屠虎杀豹:红色铁流中 谁才是“虎”式的克星(图)

“虎”式在1943年时拥有最强的坦克炮和最强的装甲,其炮塔正面防盾厚达120毫米,T-34和KV-1的76毫米炮在近距离也难以击穿。

在1941年-1942年,苏联T-34坦克针对自身优势,经常采用远距离接战方式,即在德国坦克炮有效射程外停车开火,逼迫德国坦克或者躲避或者冲锋抵近。但“虎”式坦克问世后,苏军坦克的旧有战术成为自杀行为,德军可在2000米外轻松击毁T-34(1000米穿甲能力为138mm),而T-34早期型的76毫米炮,在零距离甚至都无法击毁“虎”式炮塔正面防盾。

哈尔科夫反击战和库尔斯克大战,“虎”式的性能优势发挥地淋漓尽致,苏军曾经值得骄傲的T-34、KV-1坦克,只能凭借数量优势,冒着巨大损失冲锋数千米,抵近德军坦克进行射击。有资料称,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损失坦克超过5000辆,而德军损失只有1000余辆。此战德国投入的“虎”式坦克不过100辆,但对苏军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威慑,对其坦克战术使用也造成巨大影响。

进入1943年,苏联几乎所有设计中的新型坦克,都把“虎”式坦克作为假想敌,并且不断装上更大口径、更长身管火炮,以达到击穿“虎”式前装甲的目的。1943年后,装备85毫米炮的T-34/85,装备122毫米炮的IS-2(斯大林-2),以及装备85炮、122炮、152炮的几种自行火炮纷纷问世,均在理论上具备了击毁“虎”式坦克的能力。

但经过实战检验证明,85炮、122炮并非最好的“屠虎”利器。T-34后期型全面换装85毫米炮,能够在500-1000米距离击毁“虎”式侧面装甲的能力,但正面击穿“虎”式仍较为困难(1000米穿甲能力为102毫米),尤其是“虎”式炮塔正面。但85毫米炮能够对付德国大多数坦克,而且也确实能够对“虎”式造成威胁,因此T-34-85成为战争后期苏军数量最多的坦克。

苏联IS-2重型坦克的122毫米炮,威力虽然大,理论上在2000米外可正面击毁“虎”式(1000米穿甲能力为160mm)。但该炮最大的缺点就是战斗射速太慢,仅有2发/分,备弹量也只有28发。相比之下,“虎”式的88毫米炮最大战斗射速可达10发/分。因此,火力和装甲全面占优的IS-2,却要尽量规避与“虎”式发生近距遭遇战,否则首发不能命中,就会陷入挨打的境地。

可见,火炮威力和射速能够实现均衡,才是好的“屠虎”利器。IS-2在设计之初,曾考虑采用穿甲威力更大、射速更快的100毫米炮(1000米穿甲能力185mm),但100毫米坦克炮刚刚问世,生产难以迅速走上正轨,最后采用了更成熟的122毫米炮。随着100毫米D-10坦克炮正式量产,真正的“屠虎”战车——SU-100自行反坦克炮在1945年正式走进战场,其拥有比“虎”式、“豹”式更强的穿甲能力(可击穿“虎王”坦克炮塔的180毫米前装甲),射速也比IS-2更快(6分/发)。在巴拉顿湖战役中,面对装备“虎王”坦克的精锐装甲集群,SU-100等苏军战车击碎了德军最后一次反击。

屠虎杀豹:红色铁流中 谁才是“虎”式的克星(图)

为了对抗“虎”式,苏联设计人员在IS-2重型坦克上安装了威力巨大的122毫米火炮,该炮理论上可在2000米外击穿“虎”式,但射速太慢是最大缺点。IS-2坦克主要用于支援T-34,在远距离对德国坦克进行压制。

屠虎杀豹:红色铁流中 谁才是“虎”式的克星(图)

1944年登场的T-34-85,虽然难以在远距离正面击穿“虎”式,但该坦克火力、装甲、机动性能比较均衡,其85毫米炮能够击毁“豹”式在内的多数德国坦克,因此在战争后期生产数量最多。

屠虎杀豹:红色铁流中 谁才是“虎”式的克星(图)

85毫米炮虽然不能在1000米外击穿“虎”式,但能够在近距离对“虎”式造成威胁,因此苏联在1943年生产大批SU-85坦克歼击车,采用了T-34底盘。

屠虎杀豹:红色铁流中 谁才是“虎”式的克星(图)

SU-100是在SU-85基础上发展而来,其100毫米炮能够击穿德国几乎所有坦克,在1945年战争即将结束时登场。

屠虎杀豹:红色铁流中 谁才是“虎”式的克星(图)

T-44是二战时期苏联中型坦克的终极型号,由于100毫米炮仍存在技术问题,仍采用了85毫米炮。该坦克虽然在1944年投产,但未能参战。

屠虎杀豹:红色铁流中 谁才是“虎”式的克星(图)

随着技术问题的解决,换装100毫米炮T-44-100终于问世,并在此基础上进而发展出T-54坦克。

Respond